关键字:  栏目: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探索 > 本地探索
打造以特色调研和精品调研为标识的高新调研品牌
作者:肖 宏  发布时间:2006-04-21 11:31:42 打印 字号: | |
  二00五年是高新法院创建“一流法院”的关键之年,法院调研工作围绕“践行一个主题、抓好两项活动、提升三个能力、完成四个课题、办好五件大事、强化六种理念”的年度工作计划,以“促进司法能力明显提升,管理水平再上台阶,改革创新再出成果,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工作任务全面落实,服务新区扎实有为”为工作目标,在“小部门、大调研”的格局下,确立了“以调研提升法官司法能力,以调研引领法院学术方向,以调研提升法院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走精品调研之路”的阶段发展目标,制定年度调研工作计划,有序推进,重点突出,形成了调研思路更加清晰、调研功能进一步扩展、调研成果更加丰富的调研工作局面。通过一年的努力,精品调研的策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2005年共编发调研论文55篇,发表或被上级法院转发调研材料57篇次;全年获奖调研9篇;完成省法院下达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统计重点调研课题1个、成都中院下达重点调研课题6个、高新区政法委下达调研课题4个、本院重点课题4个;组织全国、全省法院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共上报最高法院第17届学术研讨会征文6篇,省法院第9届学术研讨会征文21篇,省政法委构建和谐社会征文3篇。由研究室推荐的2个案例均被成都中院评为示范性案例。有3个案例被中国法院网采用。

二00五年调研工作的总体呈现五个特点:一是领导带头调研的风气更加明显。四位院领导分别作为本院四个重点调研课题的课题组负责人,全程组织了课题研讨活动。每位中层领导干部都有一篇调研论文,4名中层领导参加了学术研讨会的征文活动。二是研究室的调研骨干作用突出。研究室全年完成重点课题4个,专职调研人员独立撰写调研论文7篇,合作撰写调研论文5篇。三是高新调研特色更加鲜明。在群体调研格局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在实证调研、决策调研、前沿理论调研和司法统计调研等四个方面精心打造,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并显示了实力。四是精品调研策略初见成效。全年有1篇英文论文发表在美国《美中法律评论》上,有1篇被最高人民法院《涉外海事商事审判指导》采用,有1篇论文发表于《人民法院报》,有1篇发表于《中国律师杂志》。被中国法院网采用论文2篇,案例2篇。有1篇文章获全国法院第17届学术研讨会三等奖。

一、抓特色调研,精品调研战略初显成效

2005年研究室工作职责和人员调整后形成了新的调研工作机制,为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调研工作在服务全局工作上谋划,在提升司法能力上着力,将分级调研和分类调研相结合,精选课题、精心统筹、精致打造,通过学术风气的营造、学术规范的要求、学术品位的提升,促进审判活动的开展、促进管理决策的实施、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力争在各调研种类中都有精品成果,走精品调研之路的阶段发展目标取得初步成效。通过一年的努力,我院在大型实证调研、服务决策的专题调研、前沿理论调研、利用司法统计数据的调研等四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显示了实力。

——大型实证调研。这是在我院最近几年对重大改革举措进行调研论证的整体氛围下形成的调研特色。2005年,《对我院“阳光+理性”执行模式的调研报告》、《对法院人才结构现状及发展的分析与思考》、《基层法院审判管理改革—从机构重整到机构重构—对我院“两个中心”审判运行管理模式的调查与思考》等都是立足法院宏观工作,在总结实践探索基础上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思考,具有宏观性与实践性两大特点,对今后的改革深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决策调研。调研服务决策在2005年的调研工作中主要体现为服务法院管理决策和服务高新区政府决策。《基层法院可持续发展核心要素研究》、《中国司法转型期的法院管理转型》都契合了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的精神,对法院在二五期间的改革进行了先行的思考和理论论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理论性。此外,在我院2003-2005法官职业化建设三年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专门开辟“职业化建设专栏”在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基础上先行探讨全员职业化建设课题,专门组织了涉及法官、书记员和行政辅助人员职业化建设的论文5篇。调研工作服务新区发展建设以完成高新区政法委下达的四个重点调研课题为契机,将过去的个案探讨、独立选题、法理研究的松散模式转变为问题研究、集中组织、对策研究的固定组织模式,对高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解决拆迁安置中的法律问题、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法院如何建立有效的涉法上访专门工作机制、如何通过示范性案例提升法官司法能力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对影响高新区领导和法院管理的决策有引导作用。

——前沿理论调研。该类调研反映了法官对法学问题的敏感性,有利于法官以前瞻的眼光探讨在当前具有新颖性,而在未来具有普遍性的案件,通过调研提前做好理论准备。今年“车撞狗”案的若干法律问题、“开瓶费”法律问题、黑客侵权法律问题、调查令制度、以及涉及公司法诸问题的调研都具有代表性。上述调研论文选题新、观点新,并兼具较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价值,受到了上级法院的关注。

——司法统计调研。充分和科学地利用司法统计数据为审判决策服务是长期被法院调研忽略,而在当前被最高法院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2005年,肖扬院长专门就加强司法统计工作做出了指示,“二五”纲要也要求加强统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我们在《法院调研》中专门开辟了“司法统计与审判工作”栏目,旨在引导审判人员对以司法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实证调研的关注,也希望该栏目为改进法院审判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和改进意见。全年共编发此类调研6篇,涉及我区典型经济犯罪、委托执行案件、罚金刑适用与执行情况、群体纠纷案件等方面,上述论文以数据说话,真实、直观,对改进审判工作将产生直接的促进效果。

二、抓示范案例,提升审判的调研作用进一步体现

2004年以”精品案例”为载体的案例调研在鼓励法官通过案例研讨积累司法经验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果。2005年我们借助成都市中院推行的示范性案例制度,积极争取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专门制定《示范性案例申报与推荐组织实施办法》,以给各研究室、审判中心、管理中心下达硬性任务和在法官素质提升达标项目中予以加分激励的方式相结合,首先对示范性案例给予量的保证。为调动广大法官参与示范性案例申报的积极性,召开由主管院长和分管院长参加的动员大会并提出要求。为提高法官的写作技能,专门邀请上级法院案例负责人做案例写作的专题培训。半年时间分两批共申报六个案例,四个案例已被成都中院确定为示范性案例。在示范性案例制度实施中,研究室发挥了能动的组织核心作用和对审判实务研究的优势,由研究室推荐申报的三个案例均已成为示范性案例。我院法官的示范性案例在全市法院的推出直接展示了法院的审判水平和法官素质,并为以示范性案例为载体提升法官司法能力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三、抓开放式调研,调研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开放性调研活动是利用外部调研资源和延伸调研功能、扩展调研影响的平台。去年我院在重点调研课题的开展和法学研讨活动中初步尝试使调研活动突破一个法院的空间范围,通过扩大调研活动的舞台,提升高新法院调研工作的对外影响力。在《基层法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要素》课题研讨过程中,邀请了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进行咨询,解决了基本的管理学问题。初稿完成后,邀请上级法院领导就初稿与课题小组成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为最终修成修改意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研究室还与成都中院研究室合作共同举办了以“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提高人民法院公信力”为主题的成都法院第二次法官沙龙,全市法院40余名法官围绕沙龙主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形成了丰富的调研成果。此外,研究室还积极参与了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人民法院报社联合举办的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研讨会的学术交流活动。经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研究室参与了省法院全国法院重点司法统计课题—财产刑执行情况的调研。开放式调研格局的建立使我院调研工作的影响力突破了仅以调研论文转发为单一载体的狭小范围而获得提升。

四、抓基础工作,调研后劲进一步蓄积

一是制度性基础。将成都中院对基层法院调研工作考评的规定转化为我院调研工作开展的制度基础,将考评内容设定的项目作为调研工作的常规制度内容,使调研工作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在各工作层面都有全年的整体考虑和安排而不仅仅是以研究室和各庭级部门的年度调研目标任务为全部工作内容和方向。如每年的调研工作计划必须经过党组会议讨论通过,以文件形式下发全院。重大的调研活动的开展向党组进行专门汇报。对调研作用的发挥、拓展和调研工作的培训在年初都有通盘的考虑,在年度工作进度中分步完成。

二是规范性基础。坚持从2004年开始的严格学术规范的要求,在全年调研论文的编辑过程中,严格坚持文责自负原则,强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合法、合乎规范的引用,严禁抄袭他人论文。对注释和论文撰写格式不规范的论文都对作者提出修改要求,不能达到要求的不予刊发。

三是资源型基础。注意对法官和法官助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培训。对法官的培训主要借助两会征文的组稿工作,对参赛法官和助理的论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是借助示范性案例制度的推行,对案例的写作技巧进行专门培训。其三,专门举办以法官助理为培训对象的调研写作培训。从写作入门、选题、学术规范、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讲授,为我院未来的调研骨干打下牢固的调研基础。

(作者单位: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肖 宏

友情链接

  • 中国法院网
  • 人民法院报
  • 四川法院网
  • 北京法院网
  • 中国民商法律网
  • 北大法律信息网
  •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