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他一直扎根于最偏远的丘区法庭,足迹遍及辖区的村村落落;14年,他直接办理了1500件案件,没有一件改判,他承继着法庭的传统,案件调解率高达80%以上;14年,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书记员成长为助理审判员、副庭长、庭长;14年,他在办案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并自觉地践行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的誓言,他就是籍田法庭庭长王文华——
情系民生的好法官
——记双流法院籍田人民法庭庭长王文华
一辆加重自行车,伴他渡过了3年时光。3年时间,自行车已锈迹斑驳,并更换了2条轮胎;每当送达副本时,他常常早上出门,下午才能回到法庭;14年的历练,王文华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并接过了法庭庭长的重担1995年2月,从四川工业大学工业会计专业毕业的王文化经招干考试后,被分配到籍田法庭,成为法庭最年轻的干警,开始了长达14年的法官生涯。
偏居籍田场镇一角的籍田法庭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排低矮、简陋的平房,两间办公室,一间审判庭,构成了它的全部。法庭只有一部电话,一辆偏三轮摩托车。在王文华心目中,法庭应该是高大、威严的,那一刻,他忽然有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
籍田法庭所辖籍田、大林、煎茶、黄龙溪和永安五个镇,经济均欠发达,是双流县域内交通和办案条件最差和最艰苦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双流县乃至成都市最南边的审判工作的一个窗口。在军人出身的老庭长沈登华5年的手把手指导下,王文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
王文华买了一辆永久牌加重自行车,就是这辆加重车,他一骑就是3年。因为地处丘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为了送达副本,他常常要早出晚归,自行车的轮胎先后爆了两次胎,风里来雨里去,自行车也锈迹斑斑。直到1996年,庭里添置了一辆微型面包车,王文华才把那辆自行车闲置起来。
1996年,王文华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首一届初任审判员资格考试,并取得了合格证,就在这年的8月,他担任了助理审判员。2000年,在县法院组织的审判长资格选任考试中,王文华考了第一名。两年后的12月,王文华主持籍田法庭工作,并于2003年5月被任命为副庭长,主持全面工作,2006年8月被正式任命为籍田法庭庭长。
从2004年起至2006年底,王文华在法庭只有自己一位审判人员、二位书记员的情况下,每年受理各类民、商事和刑事自诉案件近200件,件件均由王文华承办、审理,结案率为100%。所审结的全部案件中,均在审限内结案,没有一件超审限。且所有审结的案件中,没有一件不合格的案件。
全面主持法庭工作两年来,籍田法庭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他个人自1996年起至今,年年被评为县法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2003年被双流县委、双流县人民政府评为“依法治县先进个人”。2004年、2005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称号。2006年度,因籍田法庭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被法院评为先进单位。
14年来,王文华收到了10多面锦旗,当地村民为他送上了“人民的好法官”,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等发自肺腑的赞语。
一起群体纠纷,让王文华感悟到,必须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并从当事双方设身处地着想,才能融洽关系,为制定出科学的调解方打下基础1999年6月,地处大林镇槐花村的鲢鱼水库附近的两个社村民为争夺淹没区土地的使用权,发生了群体纠纷,且双方互不相让,大有誓不两立之势。王文华和老庭长沈登华一起,和当地政府、县水务部门的同志一起,深入实地,勘测地形。最后对淹没区土地分成两段,两个村各耕种一段。从此,两个社的村民友好相处,再也没有发生任何纠纷。从这件案件中,王文华感悟到,必须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并从当事双方设身处地着想,才能融洽关,为制定出科学的调解方打下基础,如果不到现场,不了解真实情况,就不能为后来解决纠纷提供条。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和诉讼制度,被誉为“东方经验”。王文华深深地认识到,基层人民法庭做好调解工作既可节省诉讼成本,化干戈为玉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又是一门情、理、法兼容的社会工作艺术,是法制与德治的有机统一。基层人民法庭直接与善良的老百姓打交道,更需要坚持这一原则,并使这一诉讼制度在调解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审判实践中,他要求刑事自诉和民事案件首先坚持调解、调审合一,让调解理念贯穿于诉讼活动始终,通过动之以情、导之以理、晓之以法,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完美的统一。
在王文华办的案件中,对一起赔偿案件的成功调解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去年年底,家住籍田粮丰村、60多岁的张学英的儿子在成都高架桥施工时不慎从桥上坠落身亡,施工单位赔偿死者12。5万元,其妻领到陪偿款后据为己有。张学英提起诉讼,要求分割自己应得的一半赔偿款,婆媳之间的关系由此恶化,就连在华阳读职中的孙女也对张学英破口大骂。
对这一起纠纷,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今晚8:00等媒体都给予了关注。在王文华的主持下,成立了一个由媒体记者、村委会和当地有影响的村民组成的10人调解小组,分头给原被告双方及亲属做工作,取得了相互的谅解。第二次开庭审理获得了圆满成功,原被告双方都相互谦让,握手言和。原告张学英答应将自己应得部分拿出一部分给孙女读书用,自己只得3。5万元。从此,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
注重调解一直以来就是籍田法庭的一大传统,在王文华看来,所有的案子能调则调,尽量做到案结事了。2003和2004两年,籍田法庭分别受理各类案件201件和185件,结案率均为100%,且所结案件中,撤、调率均达80%以上。籍田法庭的调解率走在了全县法庭前列。
在王文华看来,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又不让矛盾激化2005年7月的一天,王文华接到籍天镇司法所所长的求助电话,称有一群村民在某处准备闹事,要求法庭支持处理。受理了刘长根诉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和徐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通过询问,王文华立即与一位法庭干警开车赶到纠纷地点,了解到原来是这群村民的一位刘姓中年男子在一次深夜步行回家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被一辆火三轮摩托车撞伤致一级伤残,现瘫痪在床,肇事者见闯了大祸,吓得离家外出,音讯全无。伤者家属准备将伤者抬到肇事者家中闹事,双方矛盾一触即发。见此情景,王文华立即向准备闹事的人指出他们的违法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希望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事态得到控制,伤者家属表示愿意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当案件起诉到法院后,王文华发现肇事者没有陪偿能力,拿不出一分钱来,他马上向法院领导请示,批准了原告缓交诉讼费的申请。同时,王文华决定对原告的案件作到快立、快审。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文华到车管所查询到肇事火三轮的档案,了解到该车在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投了三者伤亡保险。于是,王文华马上将保险公司追加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同时又马不停蹄的来到肇事者家中,向肇事者家属讲解法律,讲解做人的道理,并指出逃避终归不是办法,必须面对现实。通过赖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肇事者家属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想法筹集资金赔偿。王文华顶着7月火辣的太阳,3次开车同肇事者家属和伤者家属到中华联合保险公司成都营业厅,说服保险公司将赔偿款先行支付给伤者。同时肇事者家属也积极筹款,终于一次性向伤者兑现了全部赔偿款。
双方对法庭、法官的敬业精神和为民办实事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籍田法庭党支部还发动党员干警每人捐了200元和一些衣物,对伤者两个正在上学的小孩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感受到法官的关怀。这起案件的审理可谓圆满。成都商报、成都电视台均进行了跟踪报道。王文华从这起案件的审理中感到,不能机械办案,而是要开动脑筋办案,才能对受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而又不让矛盾激化。
籍田法庭地处山区,到法院咨询和诉讼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农民,他们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为了实现“司法为民”的宗旨,多年以来,王文华同志除正常审理案件外,每年还要处理来信50余件,接待来访者350 余人次。许多纠纷通过庭前调解和法官宣讲政策和法律,使许多气冲冲到法院的当事人都能心平气和的离开,最终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节约了诉讼司法成本。
2003年12月的一天早晨,煎茶镇青松村78岁的黄大爷冒着寒冬的霜冻,早上6点就从家中出发,步行20公里来到法庭,连早饭都未吃就找到王文华等法官,要求立案判决黄大爷的儿子付给赡养费。黄大爷又冷又饿,更谈不上交立案费,见此情景,王文华连忙给他5元钱,让大爷到餐馆去吃了早餐后再来慢慢说诉讼的事。原来大爷原有四个儿女,有三个儿女相继去世,现在家中只有一个儿子,却拒绝对老人尽赡养义务。王文华同志受理该案后,当即和一名同事开车将大爷送回家中并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当警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了近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了被告的家-----三间草房,土墙由几根木头支撑着。而该案的被告却是一个腆着大肚子且脸色蜡黄的中年男子。经法官们一询问,原来被告患上了胰腺炎无钱医治已到晚期,引起下身浮肿,家中可说一贫如洗。现在家中只有妻子一人干农活供养一大家人。当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王文华和其他同志对老人的诉讼请求当即进行了调解,反复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并积极同老人所在镇政府的民政部门联系,向他们反映老人一家遇到的实际困难。立即发动法庭的同志们积极为老人一家捐款捐物。镇民政部门的领导也积极向领导汇报,拨专款为老人一家维修了危房。事后王文华同志又回访该农户时,见到他们一家已和平共处。
仅凭热情、凭经验是办不了案也办不好案的,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优秀的职业道德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经验,才能正确的断是非,辩曲直,明事理自从王文华到法法庭工作的那一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法官,他说“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要对得起这一光荣称号”。
他深深地体会到法院审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工作,要干好审判工作仅凭热情、凭经验是办不了案也办不好案的,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优秀的职业道德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审判经验,才能正确的断是非,辩曲直,明事理。从一个门外汉开始学起,通过一边学习法律理论知识,一边工作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96年6月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初任审判员、助理审判员资格考试,并于同年8月被任命为双流县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在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官之后,我才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是多么的重大。通过几年实践中的摸索和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王文华同志很快从一个对法律和法院工作知之不多的学生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官。2000年8月,我踊跃参加了双流法院举行的首批审判长选任,自己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双流县人民法院首批审判长资格。担任审判长以后,他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更大了。为了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组织的信任,他以更大的热情深钻法律,在2000年8月取得四川省委党校法律本科毕业证书后,又于当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学习,并于2003年完成法律专业本科学历,使法学理论和办案水平也有了更大提高。结合审判实践积极撰写调研文章,在办案过程中撰写的法律文书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评选为优秀裁判文书而被编入“人民法院裁判文书。
编辑: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