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在第七届全市法院院长论坛的第七个研讨主题“司法为民相关问题”中,市中院执行局局长龚成、金堂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勇智、新津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志伟、蒲江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子厚作了主题发言,市中院副院长钟尔璞、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左卫民教授作了该主题发言的综合性点评。
龚成局长在调研成都两级法院拒执和妨执行为的基础上对打击拒执行为进行了现实考量。他指出,成都地区拒执和妨执行为类型多样,拒执行为占多数;相对集中,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罪名单一,刑事处罚很少。他认为对妨执行为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而排除权力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追究妨执行为刑事责任的认识和机制还存在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观念上的误区和包括一般公众、法官、检察、公安机关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打击不力;二是刑事诉讼程序难启动,导致犯罪难以得到追究;三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导致执法尺度不一。他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强化强制执行威慑力。一是强化责任追究意识。转变观念,全程监控妨执行为;学习思索,正确掌握妨执行为;执法必严,坚决打击不手软。二是法、检、公三机关要统一思想、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形成整体打击合力,同时对群体性妨执犯罪应注意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三是深化改革,构建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指导,统一两级法院司法尺度;多管齐下,全面构建执行威慑机制;完善救济,设立司法救助基金。
黄勇智院长在对金堂县法院五个人民法庭现状的分析基础上,认为人民法庭服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应注意:面对要求满足基本公正的诉讼群体,更多地注重实体公正;面对要求低廉便捷解决纠纷的群体,更多地讲求灵活性;面对难以查明事实难以适用法律的纠纷,更多地追求案结事了;面对案件类型的逐渐变化,解决方法由注重经验趋于理性判断;面对农村社会的不断变革,能主动适应但更多地通过办案提供司法服务。他认为,法院必须树立以下司法理念:法治理念引领,衡平利益,注重特点,突出效果。法院功能应相应定位在:保障服务,平衡利益,规范引导,积累创新。能动的具体措施:一是注重职能的适度延伸:准确定位司法;二是注重法律、政策与传统习惯间的互动;三是注重特点妥当解决纠纷;四是注重纠纷解决的多元化。
张志伟院长在题为《涉农涉法信访案件处理机制研究》的发言中指出,必须着眼有效预防,强化各类措施,妥善处理各类涉农涉法信访案件,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司法保障。他指出涉农涉法信访工作的难点:一是由于法院自身信访处理机制不完善,导致法院往往处于“单打独斗”状态,而实践中某些案件单纯依靠法院的力量是无法予以圆满解决的;二是部分乡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冲突。他认为完善涉农涉法信访处理机制,法院要变单纯处置为预防与处置并重。一是完善预防机制。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依据,预测未来多发纠纷类型,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依托中心区域和重点乡镇的辐射作用,重点防范、以点带面;在审理涉农案件时尽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本着“堵不如疏”的原则完善涉农涉法案件处置机制。重视公开听证;全面建立信访救助基金制度;建立特邀信访接待员制度。
刘子厚院长就统筹城乡建设中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的冲突与融合作了发言。他认为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中的某些内容和形式可以为今天的村民自治提供借鉴和支持性资源,可以发展为今天的村民自治章程等,成为国家法律有益的补充。他提出法院应在五个方面加以应对。一是理念要更新,积极拓宽司法为民新路子,有效化解纠纷中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与法律法规的冲突;二是坚持和争取党的领导与政府支持;三是做实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社会团体、基层调委会各自的优势,共同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充分发挥“司法为民三级服务网络”平台的作用;五是强化审判职能保障。
钟尔璞副院长在综合评述中认为,本届院长论坛最大的特点是注意了研究问题的应用性,着重数据表格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在研究问题上注意了问题的法律性,以及注重司法预测中的分析研究。
左卫民教授在综合评述中认为,这次论坛的研讨围绕现实关注的核心问题——法律与发展,发言都与农村相关,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值得肯定,具备未来现实意义。发言带有强烈的整体感和大视野,跳出了司法人的角度去看待与司法相关的问题,思考案件没有到法院的时候可能发生的纠纷、现在农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存在的问题、可能发展的趋势、深层的背景。发言关注现实的趋势,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研究,强调解决现实的问题。他还认为,论坛不仅是被动地回应已经出现的问题,而是主动研究将要出现的问题和根本的制度构建,值得充分肯定。对实践中的新制度如何从传统的经典立法里面找到解决办法等问题要进一步探讨,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此回应。而成都的实践对法律人和法学家提出新课题和新挑战:怎么样走实践之路发展法律?论坛提出了操作思路,发言内容全面且非常丰富,具有前瞻性、改革性、积极性。
(责任编辑: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