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国的成都,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青城山,有避暑圣地彭州龙门山、银厂沟。然而,无情的灾难却将都江堰和彭州痛苦地折磨着、房屋垮塌、公路断裂、流水混浊、飞沙走石……往日的秀丽不再,只剩下满目的疮痍和哀嚎的灾民。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食物……灾情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作为彭州法院和都江堰法院的上级单位,灾区难以想象的恶劣情况让每一个领导和干警都揪紧了心窝,市法院党组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并立即着手安排部署。作为院后勤保障部门的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成为了此次抗震救灾的中坚力量,市法院随即成立了以刘楠副院长为组长,沈海宁、薛建国副处长为副组长,以各科室负责人和新华物业雷国彬为成员的临时应急处置保障领导小组,启动了应急处置预案。刘楠副院长组织司行处全处人员召开抗震救灾紧急会议时强调:“在这个紧迫的时候,我们作为地震受灾的地区要积极开展自救工作,同时更要全力支援重灾区!虽然我们无法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救援,但是我们一定要给重灾区的同志最大的支持与保障!”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感染了全处每一位干警。是的,只有救援物资的有力保障,才能确保前线救援及时、顺利地完成,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在刘楠副院长的带领下,司法行政处沈海宁、薛建国二位副处长立即与各科负责人一道制定了详尽、具体的方案,“分工协作、通力配合”成为了司法行政处抗震救灾工作的指导思路,行管科落实抗震救灾物资、车管科落实车辆、财务科筹集资金、机关服务科准备食物,各科室各司其职,并制定了全组24小时值班制度,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沈海宁副处长年过半百,身患高血压,每日都要服用降压药物控制病情;薛建国副处长前不久刚接受了脚部手术,现依靠拐杖行走,他克服腿伤未愈,行动不便的困难,忍住病痛,日日坚守岗位。这两位副处长以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带领全处干警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
由于大量救灾物资和援助人员需要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车管科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车辆调配及人员分工方案。在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司法行政处不仅要保证正常的审判工作用车,同时还要全力保障本院抗震救灾工作用车,并且还要随时待命于市政府抗震专项用车的统一征调。车管科在灾害发生的当天就行动起来,准备必要的车用物资和救灾物资,随时待命,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并在第一时间与附近的加油站联系,确保法院车辆能及时加足油料;迅速设立抗震救灾车辆值班室,有5名专业驾驶员24小时值班,保障车辆能随时调配到抗震救灾中去。由于驾驶员出车在外比较分散,无法集中,车管科领导便采取单个交待的方式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有不少驾驶员主动请缨要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参加院组织青年突击队;有的主动申请留下来值班,坚守岗位,不愿放弃每一个为抗震救灾做贡献的机会。到目前为止,已有36人次以不同的方式为灾区捐款2000余元,捐物百余件。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按照统一部署,全体驾驶员以最快的速度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地检修和保养,保证车辆动得快,跑得起,关键时刻能发挥快速救助的作用。“我们不累,我们也不怕危险,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把物资安全、及时地送进去,一刻也不能耽误!”车队的师傅们包含深情地说。截至5月18日16时止,市法院司法行政处车队共出动抗震救灾车辆200余台次。
灾区食物、饮用水、帐篷等物资匮乏,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风餐露宿, 情况紧急。司法行政处同志发扬不怕疲累,连续作战的精神,专门奔赴金堂购得200件矿泉水,第一时间送往灾区,在灾后的几天中,针对我市抗震救灾物资紧缺的情况,司法行政处同志继续为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准备工作,派专人驱车前往蒲江采购紧缺的矿泉水240件,以及帐篷、雨靴、手套、药品等急需物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14日市法院接到国家救援队的求援信息后,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司法行政处紧急筹备了可入住38人的帐篷、胶鞋、雨衣、面包、花卷、净菜(肉)、水果、矿泉水等物资,由于得到的交通信息不准确,辗转4个小时后,才找到身处汉旺东汽厂的国家抢险队所在地,将以上物资悉数送到了国家救援队的手上。同时,还为受灾严重的德阳、绵阳绵竹地区法院送去胶鞋、雨衣、矿泉水、水果。在这一特殊时期,司法行政处机关服务科除了要保证本院500余人的日常就餐需要外,还负担着为受灾严重的地区法院干警及家属提供用餐的重要任务。为此,服务科对43名食堂员工工作作了重新调整,在保障本院干警就餐和本科工作的基础上,另增加2个班次/天,每班10名人员,保证24小时有10人在岗在位值班。“我们吃饭可以不定时,但是灾区的人民和前去救援的同志却不行。对他们来说,食物多么宝贵,只有食物才能让他们保存体力,才能让他们看到生的希望!”机关服务科负责人袁成同志的一席话,感染了食堂所有员工,他们都放弃了休息,满负荷运转,不吝体力,加班加点地烹制食物。由于都江堰法院食堂受震严重,成为危房,无法开灶做饭,在灾后的几天内,机关服务科每日都为都江堰法院准备数以百计的面包、花卷、馒头、桂花饭、热汤、净(肉)菜等饮食。这些热气腾腾的食物必须在第一时间送到,司法行政处行管科的陈林同志主动要求前往灾区运送食物,他说:“我的爱人和儿子都是军人,爱人在汶川抢险,儿子在北川救灾,这一刻我也应该为抗震救灾出一份力!”在2天时间里,陈林同志往返都江堰6次,及时为都江堰法院的干警和家属送去了饭菜。大家看着他疲倦的面容,都劝他休息一下,他却婉言谢绝了,至今,他都坚持每日往返于成都和都江堰之间,运送特别为灾区制作的可口饭菜。都江堰法院干警及家属接到他送来的来食物后非常激动,对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去饮食和物资的同志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由于市法院审判大楼出现裂缝等损坏情况,司法行政处会同基建办就本院办公楼、附属楼、家属区6栋等房屋墙体裂缝等情形,分析研究并拟制邀请房管部门进行评估定损,实施维修等方案。及时安排行管科组织维修人员修复了被地震损坏的审判法庭3楼消防供水管道,中心通道通向接待站的供水管道,恢复了大楼的用水。次日,司法行政处邀请市房管局等相关部门一行5人来院对办公楼、审判法庭及其附属楼因地震造成的墙体裂纹进行初步勘察,并会同基建办一同对各大楼的损坏情况及安全进行了讨论和初步认定。目前,司法行政处已联系到相关建筑公司对房屋受损部分开展了维修工作。
为保证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5月16日,刘楠副院长召集司法行政处各部门负责人开会,部署全市法院灾情普查,以及做好灾后卫生防疫措施和宣传。同时也为了提前掌握第一手资料。会议研究决定成立5个普查小组,以司法行政处装备科为主,抽调其他庭室人协助普查。对灾情普查工作刘楠副院长要求:一是普查,即请区县自报和实地查看相结合。事实求是,做好各种登记报表,要齐全细致,受灾受损情况要有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并进行建档、统计。二是评估,即请自评或由当地的专业机构评,特别要注重收集受灾法院当地评估部门作出的损失情况评估报告。三是解决好灾后重建的资金落实,即组织施工队伍等问题。普查小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在一天半的时间内分跑遍了全市20个基层法院以及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彭州等地区的11个基层法庭进行受损情况的调查。在普查组中,有一位叫做文斌的同志,他位于绵竹的老家是重灾区,房屋垮塌,失去了数位亲人。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他强忍悲痛,把泪水生生地咽进肚里,“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尽管双眼已因为伤痛和疲倦而布满血丝,文斌同志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坚持着工作。
5月17日下午,市法院司法行政处领导接到都江堰法院的紧急求援电话,电话中告知该市四大班子、市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将于5月18日开始在都江堰法院办公,但地震过后,该院配电房电源发生故障,全院电器设备和照明无法正常运行,希望中院能派员给予修复。接此信息后,司法行政处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行管科购买了相应的配电零部件,组织电工班2人于19时30分赶到都江堰法院。经过细致紧张的检修工作,电工班的同志于当晚23时左右将都江堰法院办公大楼的电源故障排除,恢复通电。此次及时抢修确保了都江堰法院审判工作和抗震救灾工作用电的需要。
大地震发生后,由于余震不断,全院干警普遍非常担心安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司法行政处在内网上登出数期关于宣传抗震自救措施的知识专报,安抚情绪,稳定人心。灾后的卫生防疫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高度重视地震灾后疾病防控工作,提前部署院机关和全市法院干警个人的各项灾后防病措施。首先在法院系统局域网发布《关于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常识》,并对机关食堂的卫生情况进行了强调和检查;然后,从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了《汶川震后卫生疾病防治知识专辑》、《卫生防病须知》等资料,立即安排人员购买回卫生口罩2000只和防治疾病的药品,及时发放给全院干警和受灾法院,以确保实现灾后无大疫。
灾难无情、法官有义。市法院司法行政处全体同志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这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行动尽着自己的力量。这些后勤保障工作与前线官兵不眠不休地救援相比,虽然看似平凡,但是它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和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却无法掩盖。当我们的双眸因感动的泪水而模糊时,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群这样的无名英雄,用他们无声的大爱,包裹起了受灾群众伤痕累累的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