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人民群众最期待、人民法院事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环节入手,抓队伍、强审判,抓改革、破难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强化审执管理监督、改进司法作风、切实解决执行难、诉求难上实现新突破。
2008年,该院抗震救灾、调研、涉诉信访等13项工作和104人次先后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强化审判管理 提升审判质效
“经过半年的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有效运行与监督机制试点,我院院庭长审判管理职能更加明晰、明确,审判、执行工作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院的审判质量评估指标从去年全市基层法院倒数第二的19名,到今年上半年跃升为第一名,效率指标也有了明显提升。”2008年9月4日,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法院院长孙涛在全市法院现场推广会上介绍说。
早在2007年底,成都中院领导班子就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升案件审判质效,确保司法廉洁,就要明晰审判组织和机构的职责,使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做到管理到位但不越权越位,使院庭长的指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在其管辖的职责范围得到普遍、充分发挥。
2008年上半年,成都中院选择案件数量比较多的青羊区法院进行试点,主要做法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审执案件流程管理的基础上,依法建立院庭长的管理平台和路径,在“点”上管住发改、新类型等重大疑难案件,确保案件审判质量;在“线”上管好审判流程和节点,确保审判效率;在“面”上实现对类案的研讨、指导,促进审判质效的不断提高。
2008年,成都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灾害,成都中院受理案件首次突破2万件,在此情况下,该院审结率还有小幅上升,并超过90%;发改率较以往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为五年来最低。
规范执行行为 破解执行难题
去年6月30日,成都中院开通全省首个法院专业执行网站,该院全部未结案的被执行人名单等都上网公布。
一名当事人说:“成都中院的执行人员姓名、电话及执行全过程、相关环节都在网上公开,这不仅方便了当事人了解案件执行进展情况,而且使该院执行工作更加透明。”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成都中院还通过建立执行案件工作流程、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先后推出执行案款台账制度,随机确定评估、拍卖机构,对有争议案件采取执行听证制度等,增强了执行工作透明度。该院还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被执行人财产调查和查控处置组,有效查扣被执行人财产,切实增强执行效果;在全国率先成立法警支队执行局大队,有效地增强执行力量。
同时,成都中院还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力量,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执行联动机制的形成,为全市法院破解执行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该院执结案件1673件,执行标的额达42亿余元,有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院长“四公开” 畅通诉求渠道
2008年3月27日,成都中院正式向社会公开院长办公电话、手机短信、信箱和电子邮箱,并派专人负责值守、转接、处理群众来电来信,并定期给予回复。这一院长“四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开通当天就收到各类诉求、反映等近两百条。
2008年5月16日,辖区一科技开发公司给院长“四公开”办公室送来“立党为公三代表、司法为民四公开”的锦旗和感谢信以表谢意。原来是在4月3日,成都中院院长“四公开”办公室收到该公司要求尽快结案的投诉信后,经相关职能部门督办及业务庭的积极努力下,当月底该房屋买卖纠纷案圆满结案。
该公司负责人称,成都中院院长“四公开”信息平台是对司法工作的极大推进,畅通了百姓诉求渠道,便于案件的及时协调处理。
经过一年多的有效运行,目前该院的“四公开”平台收到的群众来信来电等已下降到每天只有二三十条,且大多是常规的法律咨询,不少具体问题经督办也均及时办结,有的问题还视情况由主管院长亲自接待处理,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对此给予较高评价。
加大监督力度 改进司法作风
2008年7月29日,成都中院召开特邀监督员工作暨颁发聘书会议,向李之权等21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区群众等颁发聘书,聘请他们做为法院特邀监督员,更好地对法院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从去年开始,成都中院通过建立全市法院统一联动的督查机制,强力整肃纪律作风。该院还在加强和完善司法作风常规督查方面,制定了《司法审务工作督察细则》,对工作作风、司法礼仪、重大案件等的督查定期通报,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庭审、在岗情况的日常检查,坚持平时检查和有针对性的抽查相结合,对群众反映较大的重点部门、人员和案件重点环节实行重点督查,并聘请退休资深老法官组成暗访组,不定期检查案件庭审、礼仪情况并打分,且相关情况要纳入法官业绩进行目标考评。
目前,该院已推出了20余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整改措施,建立了10项制度,这些措施和制度使该院的工作作风得到根本性转变,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于《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