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山同志对人民有着厚重质朴的情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信念,始终把对党和人民的爱铸就在平凡的岗位中。他在部队20年,在法院工作9年,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情系百姓,真情调解,被誉为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他关注民生,关爱百姓,长期帮助弱势群体。2009年被成都市政法委评为“学谭东,见行动”先进个人,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人民信任的好法官”,多家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他荣立三等功,并先后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称号。
恪尽职守,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诺言
周仁山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信访工作人员和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但他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支柱,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03年开始,他就调入立案庭工作,主要负责信访接待,这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中,他用发自内心的朴素感情接访,他始终牢记着人民法官的责任与使命,尽自己所能为民解忧,用自己的爱心无私奉献,树立起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残疾老人何某由于年迈体弱无收入,生活没有着落,其养子不但不尽赡养义务,还虐待老人,无奈的他只好上访到法院。每次来到法院,周仁山见到满身长疮长蛆的老人没有嫌弃,相反总是问寒问暖,让他放心,知道他行动不便,多次驱车将老人送回家中,并自费给他买食充饥。但其养子很不配合法院工作,多次做工作不但受冷落,甚至被拒之门外,于是周仁山同志就地上起了法制教育课,邀请村干部和村民旁听,用法律、社会公德和公众舆论多重手段对其养子进行批评教育,最终唤醒了其子的良知,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责任。事后,周仁山多次回访,关心老人的身体、生活状况。
家住彭镇的陈勇,因父母离异,暂住其年迈多病的祖父家。由于父母均未尽抚养义务,导致陈勇辍学在家,陈勇多次到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反映情况,经调解无果后,上访到法院。周仁山同志先后四次到陈勇家进行调解,最终使其父母主动承担了陈勇的抚养和教育义务,为陈勇创造了有力的生活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周仁山常说,法官不是官,而是受民所托,为民解忧的人民公仆。七年的信访接待中,周仁山同志始终如一,认真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并逐一登记,安抚群众情绪,耐心讲解法律法规,协调解决群众困难,及定期对来访群众进行回访。在和周仁山的接触中,大家总能感受到他对来访人员,对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那种牵挂。为了方便群众,周仁山同志开通了便民联系卡、互联网和电话全天候接访,尤其在年终,更是为农民工开辟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电话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为农民工服务。他经常在凌晨接到下夜班的农民工打来的电话,将正在睡梦中的他惊醒,面对这种情况,周仁山同志毫无怨言,并且耐心、细致、认真地为打进电话的每一位农民工进行解答。一些同志劝他说:“老周啊,晚上把手机关了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上班再干嘛!”但是,周仁山同志却很严肃地说:“我们的城市能够这么漂亮,都是靠这些农民工用辛勤工作和汗水换来的,他们有困难,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着想、多帮助他们!”
以娴熟的技能,维护着社会的和谐安定
在双流县人民法院,周仁山接访的效果好、质量高是全院有名的。当同事问到周仁山接访高效的诀窍时,他总是回答说,只要用心,多做一点“法律之外”的事情,多学、多动脑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法官首先要善良,我今天的成绩是党组织培养的,领取的工资是纳税人的钱,我要通过工作回报党和百姓,留给群众一辈子的好印象”这是周仁山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信访接待,接触最多的案件都是家长里短,亲人、邻里、街坊之间的矛盾看似简单,但往往处理不当就会把矛盾扩大。周仁山同志一直都是俯下身子多倾听一下当事人的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多做一点“法律之外”的事情,关注民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为人民办实事。
在信访接待中,为了适应新时期信访接待新形式,周仁山同志反复琢磨提炼,总结经验,制定出了控访三制度(联合接访制度、上访预警制度、下访联络制度)。在信访接待中,从各乡镇抽调出专门的下访联络员,制作下访联络员花名册,建立起下访联络员网络。对来访人的诉求进行分类,对不属于法院管辖处理的,周仁山同志除了告知当事人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还通过记录的来访人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定期进行对来访人进行回访,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若是问题仍未解决的,利用联合接访制度联系相关部门一同处理。对情况困难的当事人,周仁山都要亲自将其送回住所地,并及时与当地的下访联络员联系,会同联络员一同处理好来访人员的安抚和帮扶工作。
2006年8月12日(星期六),家住本县东升镇龙桥村5社的陈秀英老人(现年92岁高龄,文盲),因儿女不孝引发赡养纠纷,经镇、村社多次调解无果,又历经艰辛拄杖来到法院上访,周仁山同志含泪记完了老人哭诉的笔录,由于老人年老体弱,随时都可能发生人身意外;同时因老人听觉减弱,与其沟通十分困难,所以他牺牲周末休息的时间,开车将老人送回家,并了解情况,直至深夜。就这样周仁山同志在一周内,先后三次将老人送回家,并且通过信访联动机制,联络乡(镇)信访办和村社干部,召集老人的儿女进行法制教育,向其指出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将承担的法律后果,经他和法院其他同志苦口婆心的劝解和说服教育,终于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此事使老人的子女和在场的当地干部、群众都无不为之感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人民的好法官”。
“有话慢慢说”,这是周仁山常对来访人说的一句话。在工作中,他以其特有的细心、耐心,在法、理、情之间寻找结合点,准确切入案件,把握案件的走向,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信访逐级负责制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李淑清历时五年的信访老案,周仁山同志以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为目标,迅速摸清当事人诉求,多渠道开展人性化接访。由于李淑清对信访非常执着,周仁山同志遂考虑从法律以外开展息诉工作。在多次开展的息诉罢访工作中了解到,李淑清家境困难,年龄较大且一人独自生活的情况后,随即与九江镇政府取得联系,对信访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通报,建议政府以帮扶方式解决信访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九江镇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镇政府按照帮扶政策对信访人进行了经济帮助。李淑清在收到经济帮助金后明确表示不再上访,并亲自到法院,对法院亲民爱民的工作作风表示感谢。
周仁山在信访接待中,十分注意细心观察,善于把握来访人在信访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神情的变化,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上访预警制度。2008年,在处理市中院交办的周述良信访案中,周仁山同志除了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之外,还多次与立案庭庭长一起到籍田镇红碑村2组分别对周述良及其家人作法律解释和息诉息访工作。同时多次与籍田镇党委政府联系,通报该案的相关情况。通过启动上访预警制度,并通过司法救济途径妥善处理了该信访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周仁山同志7年来,先后通过网上接访、电话接访、当面接访共计5362批次,接待来访人员6200余人次;共办理来信1800多件,其中重复信件283件,各级转办、督办、交办信件358件,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了涉诉信访工作,依法化解了当事人的矛盾、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他本着“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的作风,默默耕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中,凸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