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栏目: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昌荣珍:听民意顾民生
作者:本报记者 聂敏宁 王 鑫 本报通讯员 王 静  发布时间:2010-07-20 11:27:39 打印 字号: | |
  扎一把利落的马尾,笑声爽朗,快言快语,雷厉风行,是人们对昌荣珍的第一印象。这位从四川藏区走出来的省人大代表,四川省新津县人民法院院长,以她刚柔并济的性格、坚定执著的信念、真抓实干的作风,在法院院长与人大代表的双重岗位上,尽责进取,写下了一幅又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

“1.1.5”工作思路:把握法院工作命脉

  2008年初,昌荣珍受命担任新津县人民法院院长时,她已经离开法院系统多年。从得知自己将回到法院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她就一直在思考: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法院?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法院?如何充分发挥法院的职能作用?到任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阅历年法院工作相关文件资料、听取一线干警工作意见、深入各乡镇、企业听取建议,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岗位。

  在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后,昌荣珍和党组一班人确定了新津法院的“一个主题,一个中心,五项目标”的“1.1.5”工作计划。即:以“公正与效率”为工作主题,以“服务发展大局”为中心,强化干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抓审执、创建和谐;抓队伍、创建一流;抓改革、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做优服务、做强打击、做优管理、做精品牌、做实保障的“五做”目标。

  “1.1.5”工作计划提出后,受到了全院干警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两年多以来,在昌荣珍的带领下,全院干警严格按照计划要求,司法为民、服务大局,公正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先后有121项工作52人次分别受到各种表彰。

聆听民意:“请进来”与“走出去”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昌荣珍深刻了解聆听民意对法院工作的重要意义。

   要想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法院工作。审判公开成为昌荣珍的工作重心,在她的推动下,“法院开放日”、“走进法庭听审判”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中小学生,各界人士纷纷走进法院,旁听庭审,参观法院建设,了解法院组织体系、审判流程及案件质效监管机制。随着法院与社会各界之间沟通平台的不断拓展,群众对法院、法官的了解不断加深,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也随之不断提高。在2009年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组织开展的“成都市社会公众对法院及法官形象评价调查”中,新津法院获得了总评86.1的最高分,列成都市20个基层法院之首,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人民信任好法院”称号。

   聆听民意,“请进来”重要,“走出去”更重要。2008年4月,刚上任不久,昌荣珍就带领着由院领导和相关庭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小组,集中10天时间,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全县12个乡镇,主动听取基层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针对走访中了解到的基层工作难点、热点,先后出台了服务基层四项措施、拓展农村司法服务五项举措。

关注民生: 多措并举与突出亮点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司法为民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昌荣珍说,“无论是作为一名法院院长,还是人大代表,关注民生都是应尽之责。”

立案是诉讼的起点,也是司法为民的起点。新津县花源镇柳河村91岁高龄的黄大爷,想状告4个儿子不尽赡养义务,但却因年老体弱无法亲自到法院起诉。得知这一消息后,昌荣珍当即安排立案法官上门立案。第二天一早,立案法官来到老人家中,在认真听取了老人的倾诉后,当场受理了老人的口头起诉。在新津,多维立案体系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群众因上班或外出务工无法在正常办公时间内到法院打官司的问题。

  执行难,向来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重大难点。为攻克“执行难”,在昌荣珍的带领下,干警们以执行“清积”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适时成立了新津县“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工作组”,并通过开展“夜鹰”夜间集中执行行动、“三费”(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集中执行活动等方式,持续加大对“积案、难案、重案”的执行力度,取得了明显实效。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执行申请人经济困难但被执行人确无财产的情况,在进行深入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后,昌荣珍多次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最终成立了由县财政划拨资金的执行救助专项基金,并于2009年9月9日召开了首批执行专项救助基金发放大会,对15件执行案件的20余名典型特困申请执行人进行救助,共发放救助款27万余元。

   为民服务绝不能止步于审判,更要在延伸审判职能上下工夫。在昌荣珍的“为民服务出亮点”的工作追求下,地震灾区群众法律服务点、返乡农民工法律咨询点、青少年及留守儿童法律服务点,一个个具有适时性和针对性的特色法律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亲民、便民、利民”深深融入新津法院每一个工作细节。

倾心大局:三个服务与维护稳定

  为大局服务一直是新津法院工作重点。昌荣珍认为,要落实“为大局服务”必须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在服务发展、“三农”建设、城乡统筹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全力施为。

  在她的主导下,新津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009年春节刚过,昌荣珍就带领着党组成员及相关庭室负责人对新津川浙工业园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出台六条措施加强对全县企业的服务力度,并率先在川浙工业园区设立了法律服务点,由专人定时定点与园区企业沟通、联系,及时收集、汇总、反馈企业的法律需求。一年多以来,该服务点共接受企业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疑难法律问题30余件,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良性发展。

  为切实服务“三农”建设及城乡统筹工作,新津法院更坚持以派出法庭为平台,将巡回审判“带案下乡”、“带案下访”与指导人民调解相结合,通过建立法官指导联系制度、为基层干部开展法律、调解技能培训、强化巡回审判工作等方式,增强了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合法性和实效性。

  “想好就定,定了就做,做就做好。”这是昌荣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我不敢也不能忘记我身上担负的职责,那是人民对我沉甸甸的信任——聆听民意,关注民生,倾心大局,这是人民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来源于《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本报记者 聂敏宁 王 鑫 本报通讯员 王 静

友情链接

  • 中国法院网
  • 人民法院报
  • 四川法院网
  • 北京法院网
  • 中国民商法律网
  • 北大法律信息网
  •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