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栏目: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蹲点”法官的那些事儿
记蒲江县法院寿安法庭庭长杜济江
作者:蒲江法院 李琼花  发布时间:2011-08-11 11:31:33 打印 字号: | |

    一名扎根在农村基层的普通法官,如一头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在基层摸爬滚打20年,被同事及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杜”。近三年来,老杜共审理各类案件400余件,无一超审限,无一被发回重审,无一冤假错案,无一案件当事人缠访闹访,案件调撤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10年调撤率达到95.48%,同时,参与“大调解”纠纷116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同年12月份,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百姓办事 他成“蹲点法官”
    身兼这一特殊的职业,老杜深知“法官”二字的深度与涵义。在工作中,老杜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并有着“老黄牛”所不能体现的灵动。结合农村地区老百姓法律意识普遍不强、不注重证据收集等现状,老杜依法主动调查取证,为群众掏心掏肺,确保案件能公正、公平处理。
    在一起医疗费赔偿案件中,李某称其在老板岳某的猪场里喂猪过程中摔伤,除医疗证据外未能提供其他证据;而岳某称李某并没有在其猪场喂过猪,也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整个案件貌似对李某极为不利。针对此种状况,如果法官单纯地以证据不足驳回诉请,势必会引起李某的强烈不满,并完全有可能发生上访、闹访等事件。为此,乡村的山路遍布了老杜调查走访的足迹,白天找不着人,他就晚上找,晚上找不到人,他就蹲守在房前屋后。这样一来,村里的百姓认识了这么一位“蹲点法官”。功夫不负有心人,逐一调查询问了附近村民之后,老杜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好感,纷纷予以配合,老杜的工作如鱼得水,事半功倍。在详实的证据材料面前,在老杜语重心长的情与法的讲解下,曾经百般狡辩的岳某认了错,与李某达成了赔偿协议,并支付了赔偿金,一起容易引起上访的案件被老杜适时掐灭了苗头。
                             当事人的一句话:不服不行
    老杜整天融入到群众当中,体验百姓生活,通晓群众语言,与群众打成一片。为此,他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经验,总结出:“首问接待要细心、将心比心换信任、换位思考谋和谐、风险告知促调解”的“治病良方”。坚持胆要大,心要细的调解原则,让当事人输得明白、输得服气。
    王某为村民安某修建房屋后,迟迟没有拿到工钱,安某也以种种理由搪塞。法庭多次通知,安某均不到庭。老杜根据农村居民早起的作息习惯,从早晨6点多钟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找到安某家,把正准备出门的安某“堵”在家中。老杜“双管齐下”,在经过苦口婆心及诉讼知识的灌输下,安某同意接受调解,并于第二天与王某达成了协议。可事后安某又反悔,并拒绝到法庭进行调解。通过进一步证实,老杜了解到双方在修建中还存在修建面积、修建范围的争议,于是他再次组织双方到安某的新建房屋现场进行调解,让双方当事人现场对修建面积、范围进行了重新确认。在老杜的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了分期付款协议。事后,老杜又跟踪走访,确定安某已按期向王某付清了工钱,老杜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安某由衷感叹:“没见过这么认真的法官,当事人的事情比自己的还重要,不服不行!”
                         审判庭开进农家小院
    “大家快来看啦,蒲江法院的法官要在老李家开庭了……” 近日,早上10点30分,某村老李家的小院子人头涌动,热闹非凡。一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将在老李家的小院里开庭,而老李就是被告。
三年前,原本想让儿子走上创业之路的老李贷款给儿子撑起一个家庭小作坊,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设备爆炸,儿子去了,小作坊也垮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受到强烈打击的妻子袁某也因此患上了精神病,必须每天吃药治疗,家庭经济入不敷出。年过半百的李某接连几个月积劳成疾,刚动了胆结石手术,腹部的伤口还裹着纱布,而且一直还患有支气管炎,不能干重活。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细心的老杜决定在其家中审理此案,一来是方便刚动了手术的被告李某,二来也是让原告方能亲自去看看被告的家庭情况。
    一张桌子,几根条凳,浓缩成一个简单明了的“小法庭”。“欠债还钱,自古以来是天经地义”,庭审中,老杜第一句话就给被告老李释法、明理,再根据被告方的实际情况让原告方动之以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在老杜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被告消除了对原告的抵触情绪,并达成了还款协议。案件审结,老杜的工作却没有完。为减轻还款人员的心理压力,老杜还特地询问了原告代理人,了解原告有没有专门对确实无力还款人员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救助机制,希望能实实在在的帮助到被告。面对老杜的真情,被告感激涕零,原告代理人也为之感动,表示回去后将积极向行里争取优惠政策。
    性格内敛的老杜就是这么个人,他觉得凡事都应该用行动来说话,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老杜爱说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绳子拧成一股才拉不断。他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调解经验、调解技巧传授给他人。面对众人钦佩、赞赏的眼光时,老杜却谦虚地说:“我是借鉴基层法官陈燕萍的方儿,你别说还真管用……”二十年光阴不算长但绝不算短,为了维护心中那杆天平,老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来源:蒲江县法院
责任编辑:张丽

友情链接

  • 中国法院网
  • 人民法院报
  • 四川法院网
  • 北京法院网
  • 中国民商法律网
  • 北大法律信息网
  •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