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郫县法院根据郫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通过人民法庭、诉非衔接、前瞻调研、诉讼服务等四个载体,丰富社会管理服务新举措,积极探索法院参与社会管理新路径。
一是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基础性作用实现源头治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植根基层、服务基层及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集约优化人民法庭职能,完成五个人民法庭的科学布点,实现人民法庭的管辖全覆盖,不断加大人民法庭的装备、经费等保障力度,配齐配强人民法庭工作人员,把至少80%的民事法官下沉到人民法庭,实现了95%以上的民事案件在人民法庭就地就近快速办理,实现纠纷矛盾的源头治理。并不断丰富和完善宣传随案说法机制,树立人民法庭的一切审判活动均要以案说法的理念,以案件为依托,兼以走进法庭听审判、巡回法庭、坝坝法庭、法制小讲堂等方式,形成随案说法新模式。采取定期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沟通、举行法庭开放日邀请群众参观法庭建设等方式,增进社会对司法工作的了解和信任,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群众增强法制意识。
二是完善诉非衔接机制联动维护辖区稳定。充分依靠各级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在县委出台诉非衔接实施细则、县委政法委发布目标考核文件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党政主导下的源头治理模式。不断提升镇、村和民调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注重诉前分流民事案件,实现重心下移、环节前移,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引导当事人依法有序信访,积极参与涉法涉诉联合接访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培养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引导辖区群众自觉将法律运用于生产、生活及自身权益维护,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矛盾的预防、减少和化解。
三是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前瞻调研服务全局发展。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选好路径,能动司法,主动作为。积极围绕“水润蜀都、生态郫县”建设等县委中心工作及城市建设与拆迁、用地制度改革、基层矛盾化解等热点问题,先后成立专题调研组展开调研,为辖区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其中,参与撰写的《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县法院分析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特点并提出建议》等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四是不断完善诉讼便民网络惠及民生。积极建立覆盖全县156个村(社区)的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点、诉讼服务站三级服务网络,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辐射到镇村,与辖区党委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等密切配合,更好地便民利民;不断完善网上诉讼服务办事大厅,为老百姓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司法服务。通过网上诉讼服务办事大厅和全覆盖的诉讼服务网络,畅通诉求,并以此为载体主动融入大局、融入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展示法院司法为民成果,让群众直接感受、体验司法服务,提高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