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法院文化内涵,拓展法院文化表现形式,推动法院文化建设,3月25日—3月31日,成华区人民法院组成学习考察组先后赴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常州市新北(高新)区人民法院、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法院学习考察,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总结讨论等形式,为法院文化的构建理念及推进路径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一、考察观想
(一)各具特色:法院文化推进的不同路径
法院文化具有递进式的层次结构和多元化的表现载体,上述受访法院在融合本土文化、院情人风、基建格局基础上在加强对内认同、对外教化上各有侧重,走出了三条不同的路径,按照考察中的直观感知,可分为内向型的上海法院、外向型的新北法院和复合型的同安法院。
1.强化内部认同、凸显法官尊荣,倡导行为规范、传递司法权威的上海法院。上海居于中国发展的最前沿,区域内经济、法治均处于较高水平,由此,我们在参观及座谈中发现,其文化建设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构建以法官群体为核心的主体文化,通过强化内部生态建设,培育法官尊荣感,建立起阻隔外界侵扰的隔离带,通过规范自身言行,打造司法品牌,向社会传递司法公信。如闸北法院、上海二中院均在办公区域(不对外开放)设置了专门的法官休闲室、阅览室,因地制宜建成各种文体场所,定期举办运动会、摄影展、联谊会等各类文体节目,丰富法官文化生活;专门开辟“法官之家”、“闸北影像”专栏,大量展示法官文艺作品,特别设置体现法院干警生活的“情趣”、“家有喜事”栏目,记录干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增进干警的认同感。同时,上述两院还十分注重通过内部廉政文化构建及先进典型培育倡导法官行为规范,树立司法权威,如开发廉政风险防控系统,设置一庭一景(附廉政格言及干警全家福),进行行为规范每日提示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分别被授予区、市“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单位”,上海二中院并被确定为“全国廉政文化建设联系点”;专设“高级法官长廊”、精品裁判文书展示橱窗,收录建院以来审结的各类大要案等,通过先进典型引领、示范精品带动营造内部思进氛围,强化外部公信。
2.注重对外教化、宣扬伦理法治,倡导公众互动、着重对外输出的新北法院。与上海法院强调内部生态构建不同,新北法院在法院文化建设方面则秉持了一种较为开放的理念,呈现出了浓厚的对外教化意味。首先,该院在静态法院文化展示方面与相对较封闭的上海法院不同,其充分依托审判区域外围的走廊空间,形成了上下三层,涵盖法律名人、传统美德、法律典故、调解案例、法院风采等内容的三廊五板块的法治文化走廊,收录了大量有关中外法制演变历程、法律名人格言、传统伦理教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供来院群众参观。在“调解案例篇”板块中,该院除选取以调解结案的典型案例外,还就地在走廊上设置了调解隔间。其次,该院在注重法院文化熏陶的同时,还高度重视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交流,除开创了诉讼服务的“新北模式”,开展“院领导接待日”、“开放日”等活动外,还广泛延伸审判职能,与企业、街道社区签订“和谐共建”协议,积极参加“中吴网”、“政风热线”等网络、电波栏目,借助现代传媒进行法院文化输出。
3.外融本土文俗、倡导和谐理念,内重基础构建,激发队伍活力的同安法院。该院的法院文化建设理念与其“同德尚法 安民立院”的院训十分契合,内外皆有顾及,且内外文化相对平行推进,互不交融。在对外文化输出中,主动融入本地文化习俗,倡导和谐理念。在法院主体建筑外侧,形成了“荷(取‘和’谐音)园”和“司法的印记”两个文化景观带,取生肖柱和景观石,宣扬和谐、无讼思想,反映法治变迁沿革;在当事人休息厅、候审大厅、调解室、接待室,墙壁上随处贴挂竹筒形式的“弟子规”图文,闽南文化小故事、民俗谚语漫画,法治浮雕等,知礼明行,劝善促和,融法于优秀民俗文化之中。在对内人文环境建设上,注重基础构建,兴建了图书阅览室、团支部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专为青年干警配备了“思想加油站”,在走廊上开辟了反映法官、法院成长历程的“通往法官之路”、“法院成长墙”,在院内配备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瑜伽室、健身房等文体设施,内部设施构建较为完备。
(二)他山之石:可供学习的亮点借鉴
法院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受访法院有三家被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在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1.形成凝练内核的文化标识。采用象征性的符号、标志、标语等文化标识来传达法院文化内容,能够大大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效率,增强内部人员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受访法院无一例外均结合本院院情,形成了象征本院精神的院训、院徽等标识,并在显眼位置凸显出来,使受众能够快速感知并加深记忆。如在考察中,同安法院“同德尚法 安民立院”的院训巧妙嵌入了“同安法院”四字,其内涵丰富、德法双馨,司法为民与崇尚法治并举,将其作为自身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令我们拍案称绝。新北法院在法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法院精神、院训、院徽、LOGO、院歌等文化标识体系,强化了法院形象,也令我们印象深刻。
2.宣扬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法院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其最终需要附着于外在载体表现出来,受访法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开拓了我们的思维。如闸北法院关于“一庭一景”的设置,张贴每个庭室干警的全家福、格言,很好展示了庭室文明;上海二中院设置的“高级法官长廊”、“学习袁月全法官”专栏、精品裁判文书展示橱窗等,打造的法官休闲室、图书室等,提升了法官尊荣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传递了法院威信;新北法院关于开设“廉政文化展厅”、“创新创优”项目的理解界定等,扩展了法院文化建设的视野;同安法院开辟的“通往法官之路”、“法院成长墙”,党团活动室、“思想加油站”,为加强内部人文环境的营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3.运用智能科学的展现方式。法院文化属于精神层面,法院文化建设的中心即是通过合理整合重组现有文化并展示,使之为受众所接受,达到自觉、自信的境界,其科学的表现形式必不可少。上海二中院充分依托科技优势,运用高科技、电子化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展示大量珍贵的纪实照片、录像、实物以及文字资料,并普遍实现了审判工作智能化、图书资料电子化、办公条件现代化,是我们追寻的榜样。同安法院在布置“荷园”、“思想加油站”等文化景观时,加入了文化创意公司的构思布局,使之更为生动形象;新北法院条线清晰、简约大方的三廊五板块的法治文化走廊式布局使得法院文化呈现得浑然一体;闸北法院灵活设计展板结构,在便于文化展出内容时时更新的同时,又节约了成本,一举两得,上述等等做法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关于文化建设基本理念的思索
当前,司法公信危机重重,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习惯性质疑,表现在体制内的持续不信任,体制外的普遍不信服。传统“自洽式“的司法制度改革难以弥合民意与司法公正间的隔阂,亟待新的破解之道。”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在当前司法公信面临崩溃边缘的现状下,从文化层面考察也许是从根本上修塑法院形象,传递司法”正能量“,构筑社会公众在知情、理解基础上对司法的认同和信任的一条必由之路。当然,法院文化仅仅是从认识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而法院文化建设才是从方法论上的具体操作落实,其如何推进值得我们深思。正确理解法院文化的概念,明确法院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遵循的规律等,有利于我们在法院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上融入正轨。
(一)什么是法院文化
法院文化应是一种场景文化,即特定的人在特定场所从事特定活动的场景文化,具体来说,即是以法官为核心的职业群体在从事审判活动中形成的相关文化,内核是司法审判文化,主体是法官群体。由于法院作为一个实体,无法脱离外部环境存在,同时司法权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当事人、社会公众对裁判的认可,对司法主体、司法程序、运作过程的尊重,因此,法院文化建设的外延除应当包括促进体系内部文化完善外,还应当包括与外部司法环境文化的良性协调。
(二)法院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司法公信力不强,社会公众对司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法官习惯性质疑,对法院认同度不高,法院的生态环境极端恶化,法院文化建设即是因应当前司法现状而生,重在解决司法公信危机,具体表现为:对内凸显法官尊荣,促成文化自觉。通过法院特定职业环境的文化塑造,推进法院内部办公办案环境的改善,形成强烈的价值引导和文化自觉,使司法的内在要求与法官内心意志相吻合,促成法官职业素养养成和法律尊严维护,培育法官尊荣感,产生高质量的司法产品,进而达到社会公众对法官群体的理解和认同;对外增进社会感知,树立司法公信。通过静态的物质载体凸显法院文化内涵,动态的司法行为进行法院文化主动输出,普及司法运作规律,宣扬法治理念,加强与社会公众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交融,促使社会公众感知了解司法,进而尊重敬畏司法,树立司法公信。
(三)法院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是恪守司法规律。法院文化的本质是司法文化,不能背离司法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极力避免将法院形象虚浮化,损害法院威权,在与社会公众互动中,应谨守司法边界,能动而不逾矩。法院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教化,因此也不提倡将法院文化单纯变成堆砌法文化元素的“杂货铺“、“展示厅”。二是立足自身实际。法制具有统一性,但又根植于区域大环境之中,因此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其路径选择应当结合所在区域发展情况,融入地方特色、地域文化,但应当凸显法院主题,切忌喧宾夺主,同时,在布局上需要与自身基建格局、经费投入等相适应。三是做到内外有别。法院的内文化重在对干警的人文涵养和素质提升,显露于表的外文化则重在增进社会公众对法院形象、司法的认知,在受众、目的上均存在差别,因此在展示内容、表达形式及其限度上应当有所区分,结合各自受众的特点进行建构。同时,内外文化虽然各成体系,但应当遵从内在的逻辑联系,展示于外的即已内化于心,共同围绕提升司法公信这一中心主题。
三、具体推进路径的构建
在司法公信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仅仅将重心放在内部生态建设,只会形成“孤岛文化”,加大司法与社会公众的异质感,无益于提升公众对司法的认同,因此,我院必须选择内外并重的复合型推进路径,在优化内部生态环境基础上,着重在对外输出上下功夫,积极追求法院文化建设的“溢出效应”。
(一)以凝聚共识为目标,加强内部生态系统建设
一是围绕增强凝聚力,加强文化标识构建。动员全院上下共同参与提炼、培树法院精神、院训、院徽,鼓励各庭室结合本庭亮点工作提炼庭训,开辟庭室文化园地;设立院史馆,更新改造荣誉室,打造文化长廊。二是围绕提高司法能力,加强法院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深化审判管理,努力提高干警职业素养、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和诉讼调解能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司法产品;大力开展学习型法院建设,兴建图书馆、加油站,开展“学术沙龙”等研讨活动,提升干警综合素质。三是围绕提升法官尊荣感,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开辟法院休闲室、文体活动室等,为丰富干警业余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定期开展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等活动,展示干警风采;定期组织专家讲座,组织优秀法官、业务骨干外出交流考察,加强素质能力培训;坚持从优待警、人文关怀,完善奖励竞争机制,培育选树优秀法官。关于内部文化的构建,上海二中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
(二)以赢得认同为目标,加强法院文化输出
一是构建互动交流机制,让司法走到大众中去。加强静态文化成果展示,在院内创设法治文化展示厅、法治文化长廊,加快创作宣扬法治等一系列优秀法院文化作品,创新法院文化载体,方便人民群众零距离认知司法、感受法院运作机制及法官风采,将司法公正建立在人民理解之上。不断推进动态交流互动,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的诉讼服务;大力开展“送法进基层”、“民事法官进社区到院落”等活动,深入推进司法便民、利民,将司法权威建立在人民信任之上。二是引领法治风尚,不断扩展法院文化影响力。充分发挥法院文化教化功能,让法院文化之花开在法院围墙之外。主动融入全区法治宣传,高起点打造全区法治教育基地,引导社会公众自觉依法表达诉求。在院内开设模拟法庭,定期邀请群众、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到院开展模拟庭审;与区委党校合作共建法治讲堂,在党校增设“法治领航”课程,党校每期培训班到法院开设模拟法院或旁听庭审;与电视台合作开办“庭审进行时”栏目,积极参与法治城市建设;兴建廉政警示室,将建区以来职务犯罪案例整理汇编成册进行展示,打造我区廉政教育基地。广角度塑造法院先进典型人物,从法律学识精益、调解能力出众、关扶弱势群体等不同层面塑造典型人物,并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平台宣扬其先进事迹,为社会公众认识和了解法院和法官提供窗口,强化法院和法官的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