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栏目: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探索 > 他山之石
司改2018:逐梦前行续新篇
作者:胡仕浩 何 帆  发布时间:2019-01-17 15:16:22 打印 字号: | |

刚刚过去的2018年,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四五改革纲要”确定的改革任务,细化落实司法责任制的相关举措,以不变的定力聚焦重点、更大的气力深化试点、坚韧的毅力攻克难点,推进司法改革工作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

司改为民结新果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2018年,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思想,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推动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传承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国55%以上法院实现网上立案,51%以上法院实现电子送达,1300多家法院提供跨域立案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有1258个法院接入统一在线调解平台,平台入驻特邀调解组织2472个、特邀调解员18229名,全年在线化解纠纷53345件。其中,北京法院通过“多元调解+速裁”共导出一审民事案件404071件,多元调解成功和速裁结案254274件,占同期一审民事结案量的47%。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会同中国侨联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各行业、各领域落地生根。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之年,经过三年努力,全国31个省(区、市)党委、政府、政法委全部出台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的文件,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持续加强执行制度建设,密集出台涉及执行和解、执行担保、先予仲裁、仲裁裁决和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等重要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有效约束和规范执行权。2018年6月以来,组织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专项巡查工作,对全国法院进行三轮巡查,并委托中国社科院牵头的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数据采集、案卷评查开展评估。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公安部、民政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存款等16类25项信息,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在全国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全面实行网拍的法院达到3260个,法院覆盖率为92.5%,网络拍卖数量占整个司法拍卖的80%以上。针对司法救助金额不足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批准宁波法院积极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保险机制,拓展资金来源,2018年发放司法救助金6.5亿元。执行工作发生的深刻变化,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意见》和《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范围,规范司法公开平台和程序,上线运行全国法院统一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为各类案件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查询服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公布裁判文书近6000万篇,访问量超过210亿人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288万例;限制购买飞机票1746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547万人次;地方法院在线直播庭审230万余件,在线观看总人数超139亿人次,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

紧跟时代谋新篇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18年,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审判执行工作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更加深度融合。一年来,从推动提升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到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增设互联网法院、创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统一裁判机制,人民法院担当作为、尽善履责,积极助力新时代改革开放。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多个意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着力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发布两批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依法甄别纠正张文中案等涉产权冤错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为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最高人民法院经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印发了《关于在北京、广州增设互联网法院的方案》,配套制定了《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互联网法院的管辖范围、诉讼规则、上诉机制和平台建设等作出规范。2018年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分别挂牌成立。仅仅三个月时间,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3040件,结案2540件;广州互联网法院立案1833件,结案927件;两家法院的在线立案率、开庭率、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均在90%以上,并审理了“抖音维权案”“涉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斗鱼直播平台案”等一批具有互联网特性和规则治理意义的典型案件。2017年8月挂牌的杭州互联网法院全年审结9619件互联网案件,已关联当事人的案件100%实现在线开庭审理,庭审阶段平均用时34分钟,相较传统审理模式节约用时66.8%,“网上纠纷网上审”“服务群众不打烊”的新型司法模式日渐成熟。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揭牌成立。截至12月31日,上海金融法院共收案1897件,标的总额人民币252亿元,案件主要类型涵盖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公司债券交易纠纷、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营业信托纠纷等。上海金融法院按照中央要求,正在向成为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的世界一流金融专门法院努力奋斗。

2018年2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10月,中央正式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的试点方案》,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改革方案圆满落地,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稳步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2018年6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分别在广东省深圳市、陕西省西安市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第六巡回法庭揭牌办公。最高人民法院还印发《关于成立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的决定》《国际商事法庭程序规则(试行)》《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努力构建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推动形成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持之以恒抓落实

“千招万招,不抓落实都是空招;千条万条,没有执行都是白条”。2018年,人民法院坚持一手抓改革推进、一手抓督察落实,做到年初规划部署、年中督察问效、年底整改看效,持之以恒推动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司法改革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可能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更不允许初见成效就刀枪入库。改革之舟行至中流,需要勇立潮头用力撑,切不能“一篙松劲退千寻”。在这承前启后的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督察工作办法》,建立健全改革落实长效机制,由5位院领导带队,分赴部分省、区、市45个法院就司法责任制、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项目开展督察,做到“现场有反馈,事后发通报,及时抓整改”,通报点名批评20多家法院,要求年底务必整改到位,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为最大程度激发改革内生动力,最高人民法院严格践行主体责任,积极协调中央相关部门,明确了员额法官岗位交流、退休年龄、医疗待遇、差旅待遇、公务交通补贴等政策,以通知形式印发实施,并督促各级法院推动落实。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任务,最高人民法院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关于进一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就新型审判团队建设、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同时配套出台《关于健全完善人民法院主审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强化主审法官会议咨询参考功能、统一法律适用功能。为促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对全国26个省(区、市)77家法院开展司法规范化大检查,编制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专业领域主要审判程序的审判流程标准,推动将从立案到结案归档各个节点的工作要点、时限要求、流程标准、岗位指引和文书样式嵌入信息化办案平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进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与中央编办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省以下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工作的通知》,就内设机构数量、审判业务机构设置、专业化审判组织建设、内设机构规范设置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先后在天津、成都、武汉召开3次内设机构改革座谈会,推进全国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稳步深入。截至2018年12月底,天津已完成中、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任务,上海已经完成基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任务,北京等20个省(区、市)法院以及兵团基层法院已制定下发内设机构改革方案,预计2019年3月底前全国所有基层法院基本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任务。

2018年是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的收官之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总结分析“四五改革纲要”推进落实情况基础上,逐项梳理如何进一步做好改革的组织、机制、人员、经费和科技配套,研究制定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五五改革纲要”已充分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各高级人民法院、80多家中基层法院和部分专家学者意见,将于2019年初印发实施。

改革征程再出发

“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纵观2018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久久为功”四字贯穿始终,集中体现了各级人民法院驰而不息推进改革的钉钉子精神。除上述列举的改革亮点外,可圈可点的改革举措还有很多。《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对未来五年的司法解释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在繁简分流的基础上,实现裁判文书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讲明情理、讲究文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固化了跨行政区划管辖实践,规范了工作程序。《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法院推进家事审判改革的重要指引。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在全国法院纵深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完成,推动人民陪审员法制定出台。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公安部印发的《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构建了以“随机抽选为主、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为辅”的人民陪审员选任模式。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圆满完成,改革成果被纳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有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轻罪诉讼制度体系。新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履职保障、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和金融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等重大改革成果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将是人民法院“五五改革纲要”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感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鼓励我们“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为重心,发布实施好“五五改革纲要”,下好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先手棋”。我们将更加注重巩固夯基垒石的成果,保持爬坡上坎的韧劲,持续抓好司法责任制等重大改革举措的全面落实工作,推动构建更加优化、协同、高效的法院组织体系和机构职能体系。我们将更加强化与新时代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更高层次、更高站位上找准切入点、着力点,通过依法履行职能、锐意改革创新,构建完善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大局制度体系。我们将更加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完善容错机制,激励基层不断探索创新、干部担当作为,上下同心淬炼改革之法,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我们将更加努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促进语音识别、远程视频、智能辅助、电子卷宗等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运用,有序扩大电子诉讼覆盖范围,推动实现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建设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一项浩大工程,也是一场接力跑。司改路上,我们将以初心不变的定力、沉着应变的智慧、主动求变的勇气,继续追梦前行,接力奔跑,推动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陈睿

友情链接

  • 中国法院网
  • 人民法院报
  • 四川法院网
  • 北京法院网
  • 中国民商法律网
  • 北大法律信息网
  •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