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宽严相济打击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护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准打击涉民营企业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从重从快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寻衅滋事、强迫交易、高利贷等黑恶势力犯罪,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审慎对待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性行为,做到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行为、严格区分合法财产与违法所得、严格区分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在法律范围内最大限度支持民营企业的创业创新和生产经营。
二是全面升级解纷机制,为民营经济发展“清障”。专门设立民营企业涉诉纠纷“绿色通道”,在立案环节对符合条件的优先立案、优先保全。制作类案诉讼服务手册,有针对性做好风险提示、举证指导、法律释明等工作;在审理环节严格分流办理,对简单案件通过集中调解及开庭、要素式审判等举措快处纠纷,对争议较大、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纳入院领导包案范围慎处,做到简案快结、难案精审。搭建民营企业诉外纠纷“一站式”解纷通道,联合工商联、银行、保险等行业协会,合力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实现涉民营企业纠纷多元高效化解。
三是灵活采取执行手段,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着力维护民营企业良性发展,健全“执转破”衔接机制,与政府构建协同处置制度,支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民营企业恢复生机;对作为被执行人的民营企业尽量采取活查活封,帮助其恢复“造血”功能;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攻坚成果,持续开展涉民营经济专项执行活动,努力兑现民营企业的胜诉权益,提高获偿率。
四是主动延伸司法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献策”。积极推进“坝坝法庭”巡回审理进企业,选取与民营企业经营活动密切关联的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以案说法树牢民营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深挖司法信息富矿,及时公布涉民营企业典型案例,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完善“法治东进 慧解纷争”微服务平台,运用司法大数据深度分析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特点,随案发送司法建议、风险提示告知书等,帮助民营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强化与公安、检察、工商、行业协会等其他组织协调联动,积极推动专题座谈会的召开,合力借力提升司法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