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两维度、四方面”全面发力。着眼内外两个维度,统筹上下左右四个方面,将争取外部认可和内部支持相结合,构建“两维四体”沟通协调平台。对外统筹联络资源,维护外部公共关系。合理整合全院联络接待、新闻宣传、舆情处置、信访维稳、请示报告等工作,形成标准化、流程化、体系化对外工作格局。健全与政府的联席机制,规范请示报告机制,强化与人大、政协的联络工作,完善与群众联系的工作机制。对内畅通障碍梗阻,提高内部协调效能。改进管理和服务模式,持续推进重点工作督查督办。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定期收集各部门、各岗位联络建议和协调需求,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健全内部协调保障各项制度,让部门感受到中心运转的实效。
二是坚持“一纽带、多平台”精准用力。按照“分级分类、快速反馈”原则,构建“一扭多带”的沟通协调体系。打造“专职+兼职”院庭两级联络团队,做好中心和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在院级层面设置专职联络员,落实专人专岗专责,保障好全院对内沟通和对外联络工作。在庭级层级设置兼职联络员,结合内设机构改革变化,重新明确部门首席助理(联络员),负责及时跟进部门内外联络沟通事务,收集梳理部门内外联络需求。探索建立“小—中—大”多层级平台。通过移动云MAS部门负责人工作群,督查督办手机端等“微”平台,快速协调解决小障碍;通过联系清单收集办理反馈影响面不大的落实梗阻;通过联席会议兜底推动综合性复杂矛盾的解决,实现小事联络在指尖、中事沟通在纸面、大事商议在会上。逐步构建“联络+”多元化平台。及时跟进内外沟通渠道、意见建议收集平台的整合,打破信息互联互通壁垒,推动沟通协调事项从分散粗放到系统集约的转变,形成“联络+会议”“联络+清单”“联络+云端”等多元联络格局。
三是坚持“一体化、全流程”持续发力。以体系化为导向,按照“中心统筹、部门协作”思路,厘清中心和部门的关系,由中心管总、部门管办,构建“一体联动”的沟通协调机制。健全一体化联动模式。以各职能部门职责运行为基础,加快形成“意见收集—分流转办—动态响应—分段跟踪—有效处置—反馈评价”的运行机制,通过细化各责任主体的职能职责,调动各层级各部门分类分段履职,避免工作推进中形成新的梗阻、增加新的负担,实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加强流程节点管控。充分考虑各类别协调事务的个性化差异,将沟通协调工作流程进行节点式拆分,借力督查督办等效能管控手段,将协作落实结果同红黄牌等管理制度相挂钩,形成协调事务的规范化流程清单,实行分段式跟踪问效,全流程保障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