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全省中级法院院长视频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勇的批示,总结了2019年我省法院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成都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郭彦就服务大局实质化作交流发言。
一、聚集三项重点,提升服务大局的精准性
一是聚焦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指标,制定56项具体举措,精准发力保障创新创造、产业发展、项目推进、风险防控。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测评中,成都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3项一级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八的领先地位。二是聚焦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深化“党政主抓”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推动将辖区万人起诉率、民商事纠纷起诉增长率等4项指标纳入党委政府对区(市)县目标考核。举办诉源治理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国家级研讨会,与市委社治委共建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共同打造“无讼社区”等65个精品案例。诉源治理工作再次受到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三是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确提出推进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两手抓、两手硬、奋力夺取双胜利。全体党员干警“主动上战场、自觉进考场”,抓实机关防疫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联防联控,单独或联合发布打击危害疫情防控犯罪等文件16个,从快判处涉疫情防控犯罪案件6件,依法支持39家涉案企业稳产满产、扩能增效。
二、厚植三大优势,提升服务大局的体系性
一是厚植制度优势,健全服务大局长效机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各项决策部署,依托内外沟通协调中心,统筹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制定服务保障污染防治、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8个专门意见,确保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有为。二是厚植办案优势,推进办案与服务深度融合。围绕城市发展需求,加快建设金融、知识产权、破产、环境资源等专业化审判法庭,率先建成办案质效管理中心和办案服务保障中心,全面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深化“衍生案件”治理,2019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44.8万件,结案率90.12%,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79天,服判息诉率提升0.69个百分点,成都中院法官人均结案265.38件。三是厚植平台优势,构建共谋共建共享工作格局。深化交通事故等12大类纠纷联调联动平台,共同推动“三道防线”不断做实做大做优;建成“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2.0版,并入驻成都天府市民云,在线化解矛盾纠纷4.24万件。在全国率先建成“侵害未成年人利益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建成劳动者权益保护等联席会议和一体协作机制。
三、强化三项职能,提升服务大局的实效性
一是强化保障职能,维护城市和谐稳定。把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环境贯穿于2019年办案全过程,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毒品等重点领域犯罪,圆满完成特赦工作和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理。二是强化服务职能,护航高质量发展。精准服务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率先开展金融审判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改革,牵头成立四川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共清理“僵尸企业”21家,妥善审理涉攀商行系列案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三是强化智库职能,促进依法治理。持续深化“三项机制”,召开政府与法院联席会议117次,向政府发送分析报告86份,举办专题宣讲119次,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应诉率同比再上升5.14个百分点。建设司法智库大数据中心,提出意见建议210条,当好党委政府的法治参谋助手。
下一步,成都中院将持续抓好服务大局实质化,解决好工作力度不均、落实效果不够、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着力提升服务能力。聚焦城市战略,研判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全市法院部署开展“管理提升年”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深化以“三大中心”为核心的司法供应链建设,加快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二是狠抓制度落地落实。开展对各项制度举措的全面评估,对既有12类纠纷联调平台进行专题分析,确保工作再做实。三是持续打造服务品牌。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2.0版,提前研判3.0版,争取到2022年三项核心指标有1项以上进入全国前五,打造全国一流的法治护航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