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请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去年,全市法院深入践行“忠诚、公正、廉洁”工作主题和“务实、精进、卓越”工作总基调,以“创造性抓落实、加强执行力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全力服务保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市法院全年受理案件448029件,审结403759 件,分别上升13.5%、15.44%,结案率90.12%。
聚焦服务保障中心工作
合力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
去年,全市法院聚焦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合力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审结民商事案件214079件,标的额1530.47亿元, 分别上升12.75%和36.76%。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发布白皮书及十大典型案例,审结相关案件7117件,上升39.28%,其中涉核电、新能源汽车技术、集成电路布图等技术类案件604件,涉著作权、商标等侵权纠纷6025件。我市逐渐成为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中西部优选地。
服务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在全国法院率先开展金融审判改革;支持金融监管部门清退不合规P2P网贷平台;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推动省内银行修正复利计算方式,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受理执行案件157592件,执结143448件,分别上升18.95%、23.98%。
持续深化“三项机制”,审结行政案件6340件,上升3.49%。强化行政审判决策参考功能,召开政府与法院联席会议117次,举办专题宣讲119次。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回应民生热点 提升服务水平
去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回应民生热点,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真切。
筑牢公众权益司法防线,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坚持修复性司法理念,预防与惩治并重,制定18条措施。与沱江流域7市中级法院建立一体化协作机制,与检察等部门在崇州共建生态修复教育基地,在都江堰等11 家基层法院组建专业审判组织。
强化重点群体权益保护,在全国率先建成“侵害未成年人利益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供教育、社会救助、交通运输等部门(机构)实时查询。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7132件,发出人身保护令25份。依法保护老年人、残疾人权益,让法治的阳光照进每个家庭。
构建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以诉讼零距离、服务不打烊为目标,规范登记立案,畅通跨域立案,在温江打造“24小时自助法院”,开发微法院小程序,整合12368服务热线、院长“四公开”等,打造“网络理事”升级版平台,共线上办理诉讼服务84万件,增长90.38%。
持续擦亮成都司改品牌
2项改革被最高法院推广
去年,全市法院持之以恒把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与中基层法院实践有机结合,坚持协调高效、系统集成,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持续擦亮成都司改品牌。
压实院庭长办案责任,共办结14万余件。加快推进审判资源优化、司法公共关系等8个方面、50大项、156小项改革任务,2项改革被最高法院推广。
率先开展“衍生案件”治理,在蒲江召开全国性改革研讨会,提升民事诉讼程序效能,被确定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全国试点。
着力解决司法责任制改革放权法官后,管理法官和服务法官面临的新问题,坚持需求导向,率先建设以办案质效管理中心、办案服务保障中心、内外沟通协调中心为核心的“司法供应链”管理新模式。